專業委員會
靜脈治療??菩〗M
浙大兒院靜脈輸液治療專業委員會成立于2010年5月,由各科室對靜療工作懷有激情和夢想的業務骨干組成。目前有靜療專職??谱o士4名,設有組長1名,副組長4名,秘書1名,組員38名。其中包括副主任護師10名,主管護師38名。1999年,我院護理團隊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經外周靜脈中心靜脈置管(PICC)在早產兒及危重癥患兒中的臨床應用,并將該技術在其它醫院進行推廣。目前,醫院每年完成PICC穿刺近1800余人次,PICC的穿刺技術和穿刺水平已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并成為全國培訓兒科PICC操作的基地,此外,團隊還不斷創新,開展新生兒腔內心電圖下PICC導管頭端定位、超聲引導的PICC和CVC置管技術、輸液港植入術等,使中心靜脈置管穿刺成功率達100%,并發癥發生率下降10%。 2019年成立靜脈治療護理???,由4名靜療專職護士,全面負責全院PICC置管,承擔院內外靜脈治療的會診工作。并開設靜療??谱o理門診,年門診量達8000余人次。自2015年以來,每年舉辦國家級“小兒靜脈輸液和安全管理新進展”國家級學習班,分享國內外靜脈輸液領域的前沿知識和理念,體現了小兒靜脈輸液領域的高標準和高水平,深受學員歡迎,年均參會人員達150人左右。先進技術輻射全國,每年接收省內外進修人員近20人次。多年的??婆囵B,造就一批優秀的兒院靜療人,2019年在“全國兒科靜脈輸液比賽”中獲特等獎;在“全國首屆外周靜脈輸液治療護理演講比賽”中獲得第三名的優異成績。
Child Life(兒童醫療輔導)專業委員會成立于2016年9月,由各科室對兒童醫療輔導工作懷有激情和夢想的業務骨干組成。目前設有組長1名,副組長6名,秘書1名,組員32名。其中包括國際兒童醫療輔導師1名,兒童醫療輔助員39名。2014年,我院護理團隊在美國羅馬琳達大學兒童醫療輔導師Michelle Minyard-Widmann教授和Alisha Saavedra教授的指導下在住院病房首次開展了大型的醫療性游戲。2016年,住院部同時開放10個游戲室供住院病人使用。醫院在2018年培養出國內公立醫院首個國際兒童醫療輔導師,率先在國內開展首個Child Life項目,并將該服務推廣到其它省內外的兒科醫院,并成為國內首家Child Life護士的培訓進修單位。目前,團隊已開展深受兒童喜愛的大型 “Teddy熊門診”10次,服務患兒近1000人次,并積極參與游戲室志愿服務,服務患兒近3500人次,獲得2018年第二屆浙江省衛生計生系統志愿者服務項目一等獎。此外,團隊還不斷實踐、總結和創新,開發了臨床使用的服務流程、醫療性游戲包、視頻和畫冊等,Child Life服務越來越走向專業性和多樣化,護理部因Child Life的臨床實踐而獲得2018年的全國“護理質量提燈獎”的推薦獎和2019年全國“護理管理創新獎”的推薦獎。自2017年以來,每年舉辦一次“以病人和家庭為中心的兒科照護”國家級學習班,參會人員為省內外兒科護理骨干、護理管理者、醫務社會工作者,年均參會人員達100人左右,工作坊共服務患兒近300人,學習班授課內容豐富,均為國內外Child Life領域的前沿知識和理念,體現了國際Child Life領域的高標準和專業性,深受學員歡迎。盡管醫院Child Life的開展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但在國際上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Child Life兒科人文的深入開展任重而道遠,需要每個浙大兒院人特別是Child Life團隊的共同努力。
傷口/造口/失禁質控小組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傷口/造口/失禁專業委員會成立于2011年1月,經過11年的發展,委員會成員由最初的28名發展到目前的40名,其中組長1名,副組長3名,副組長兼秘書1名;培養了專職??苽?造口/失禁??谱o士1名,兼職傷口/造口/失禁??谱o士3名。專業委員會在護理部主任的帶領下,全面負責全院疑難造口、傷口以及尿布性皮炎處理、院內會診、健康教育、出院隨訪等工作,為我院醫護人員和患兒家長及時分享最新的傷口造口護理理念,提升傷口造口護理水平,促進兒童皮膚管理和壓力性損傷預防的質量改進工作。2015年7月開設了浙江省首家兒童傷口/造口/失禁護理門診,由傷口/造口/失禁??谱o士輪流坐診,診治范圍涉及到腸造口及并發癥的處治,慢性傷口以及尿布性皮炎的處理等。專職??谱o士從被動到主動為臨床科室提供會診服務和技術指導,每年完成疑難傷口、造口以及液體滲出等導致的皮膚問題會診150例左右,發展至今,年門診量已突破2000人次大關。隨著醫院的不斷發展,開通了傷口/造口互聯網問診平臺,實現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護理模式,服務范圍從院內延伸到院外,大大滿足了患兒和家長的需求。近幾年來不斷引進新型敷料和減壓工具應用于臨床并規范使用,使醫源性皮膚損傷的發生率大幅度下降。近5年科研業績也不斷產出,已完成撰寫兒童造口護理實踐手冊1本,為臨床培訓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在一級期刊上發表論文2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篇;主持省衛生廳課題2項,教育廳課題1項,成功申報新型專利7項。
疼痛護理專業委員會
疼痛護理專業委員會于2013年10月成立,目前護理骨干共36名,設組長1名,副組長2名,副組長兼秘書1名,其中包括副主任護師4名,主管護師20名。
全面開展疼痛規范化評估、特色心理護理、圍手術期及術后的隨訪和宣教等工作。為我院醫護人員和患兒家長及時分享最新的疼痛護理知識,教會兒童和家長熟悉評估工具和評估方法,最大限度的配合診療,提升疼痛護理的質量。目前熟練運用不同的評估方法對所有留觀及住院各年齡段患兒進行疼痛篩查,積極采取藥物與非藥物干預措施。兒童通過音樂療法、治療性游戲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新生兒及嬰兒采用口服甜味劑、袋鼠式護理、非營養性吸允等非藥物干預措施,在臨床實踐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也作為兒童疼痛護理的最大亮點。近年來在外科圍術期引入多模式鎮痛、預防性鎮痛、個性化鎮痛的理念,每年配合麻醉科完成術后鎮痛泵持續給藥鎮痛患兒350例左右,以最小的劑量達到最佳的鎮痛效果,每年開展預防性鎮痛治療患兒達7500-8000人次,通過精準的護理,術后常規評估,個體化提供術后鎮痛。預防性鎮痛、圍術期神經阻滯或局部局麻藥浸潤結合術后定期評估個體化調整鎮痛藥形成圍術期多模式鎮痛,大大減少患兒的痛苦,減輕患兒和家長的心理焦慮,使患兒享有規范化疼痛治療的權利,并取得了患兒及家屬的認可和滿意。
專業委員會致力于提高患兒的舒適度為宗旨,目前以操作性疼痛、新生兒疼痛、小兒圍術期疼痛等作為疼痛研究的重點,深入開展了各類護理科研及教學項目,近5年來疼痛相關科研業績不斷產出,其中在中華護理雜志發表論文2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篇,浙江省科技廳基礎公益研究項目1項,省衛生廳課題1項,教育廳課題2項。
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
護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成立于2016年,目前成員55名,其中組長1名,副組長4名,秘書1名,核心成員 7 名,醫學科普培訓講師4名。是國內首家開展智能在線健康教育的專業團隊,構建了完善的護理智能健康教育體系(包括醫囑匹配治療、按診斷課程自動推送以及門急診健康宣教平臺),持續推進醫院護理健康教育質控管理。團隊原創1253篇健康教育課程,內容涵蓋各??萍皝唽?祁I域,以圖文并茂、視屏等多種形式展現,多個課程在國內及省內獲得大獎;現已發布名護大咖 50 期,受到大眾好評。在醫院護理管理委員會指導下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和實施年度計劃,完成上級下達各項護理健康教育活動,每年開展護理知識科普周活動。本專業委員會不定期在院內、基層、社區、幼兒園、學校開展健康教育講堂、家長學校、大型科普展及健康教育義診咨詢等活動。近年來本小組成員主持和參與健康教育相關的項目;在一級及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數篇
護理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
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于2017年1月成立,目前兩個院區設有組長1名,副組長3名,副組長兼秘書1名, 核心成員及普通成員共計40名。委員會通過制定計劃,明確分工及職責,定期開展小組活動,規范系統操作,提高護理人員對信息安全的意識,讓信息化技術真正成為護理人員的助手和工具。自專委會成立以來,全程跟進護理信息系統問題收集、反饋追蹤、系統更新及PDA的試用等工作;2019年聯合信息科、軟件公司分批對全院各護理單元的人員進行了新HIS系統的模擬練習,為兩院區HIS系統的順利切換打下夯實基礎;通過前期模擬演練和培訓,配合醫院順利通過HIMSS6與國家電子病歷5級評審工作;專委會還參編了《小兒ICU??谱o士教材》中有關信息化技術在兒童重癥監護實踐中的應用的章節;對全院進修護士進行《信息化與兒科護理》的培訓。
信息管理專委會秉承著“學科要發展,信息必先行”的理念,緊隨著整個醫院信息建設大變革的步伐,將護理管理、臨床護理構建成一個規范、共享、互通的護理信息化平臺。


護理循證護理專業委員會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循證護理委員會成立于2018年,是復旦大學循證護理中心證據應用基地。目前團隊核心成員33人,由護理部徐紅貞副主任擔任組長,各護理單元護士長或科研骨干擔任組員。團隊以循證護理為基礎,通過科學系統的文獻檢索和證據評價,致力于將最佳證據應用于臨床。自成立以來,已開展外周靜脈輸液治療循證實踐10個項目、小兒外科快速康復10個項目(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等多系列循證護理實踐,提高了醫院護理人員的科研循證能力,提高了護理質量,造福了患兒。醫院在全國率先開展的小兒外科ERAS循證護理系列項目,縮短術前禁食禁飲時間、圍術期低體溫管理、術后早期進食、早期活動、早期拔管等最佳證據應用,優化了小兒外科多項工作流程,目前臨床應用中取得滿意效果,大大縮短了術前禁食禁飲時間,規范了圍術期抗生素使用,小兒顱腦外科手術不剃發、少剃發不僅降低了手術部位感染率,還滿足了患兒對外貌形象的需求,更快適應術后學習和生活。循證護理團隊致力于為廣大患兒服務的同時,也為浙大兒院護士提供了護理科研平臺。團隊圍繞相關研究方向,充分發揮多學科、多部門合作開展科研活動。自團隊開展項目以來,已累計發表論文10余篇,課題立項或完成共5項,申請專利發明6項。今后醫院循證護理團隊在促進兒童健康、提高醫療護理工作效率和質量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進。
護理應急專業委員會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護理應急專業委員會成立于2010年5月,該專業隊伍成員由各科護士長及責任組長擔任。目前設有組長1名,副組長4名,秘書1名,合計組員114名。其中包括主任護師2名,副主任護師10名。目前,應急小組每年協助完成危急重癥病例急救700多次,搶救成功率達 99.9%,在縮短患兒住院時間、降低住院經費、提高重癥疾病愈后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兒院應急專業委員會注重自身能力發展,團隊協作建設。定期對全院各科室護理人員進行高精培訓,授課能容包含國內外先進的理論知識,更定期進行摸擬真實案例實踐。堅持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中夯實理論基礎的指導方針下,全院護理團隊的應急綜合能力飛躍式發展。委員會成員開展骨髓腔穿刺技術培訓,B超引導下動靜脈穿刺技術等,瀕?;純豪щy靜脈穿刺成功率大幅度提高,急救時輸液通路的迅速開通,使瀕?;純捍婊盥曙@著提升。 在2019年浙江省衛生廳舉辦的應急模擬演練中獲得省內各界的認可和贊揚。 2013年開始,定期舉辦一次“ 兒科急診護理新進展”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參會人員為省內外兒科護理骨干,年均參會人員達150人次左右,繼教班學習內容主要為內外科危急重患兒的急救措施以及應急團隊配合、急救能力的培訓,受到省內外同仁的一致好評。
男護士工作委員會
浙大兒院男護士工作委員會成立于在2020年5月11日。從2009年開始隨著男護士的加入,經過11年的發展,目前我院共有40名男護士,占全院護士總數的3.67%,他們基本分布在急診科、ICU、手術室重點科室,是醫院護理隊伍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他們是一支高學歷的隊伍,本科學歷達到100%;現有主管護師3人,護師25人;工作5年以上21人;其中90后29人,平均年齡27.7歲,他們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懷揣著夢想從四面八方聚到一起,為護理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是紅花叢中的綠葉,沒有他們,紅花再美,也只有單調。男護士工作委員會的成立,給我院男護士的發展提供了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將會幫助我院男護士提高職業價值觀和專業領域的發展,組織開展各類活動、學習,提高男護士公眾形象、打造男護士護理工作品牌等。護理工作不分男女,男性可以勝任每一個崗位,并且發揮出獨特的優勢,與女性一起在護理的道路上共同進步。